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中国大学改名的套路
中国知识分子最重名份。数百教授成千博士的机构,按道理说,研究出一个中听的名号,不是什么难事。但中国大学的名号学问很大,往往很不如意。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 任大刚
现代社会最有学问的地方,无疑是大学。但是中国的大学,经常为自己的名号伤透脑筋。
最近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所在地的地铁站“华中大站”,貌似侵犯了同城华中师范大学的“姓名权”,引起一些笔墨官司。最新的消息是,这个“华中大站”改名为全称“华中科技大学站”,终于平息了一场外人看起来很无聊的争议。
▲ 一开始,华中科技大学门口的地铁站定名为“华科大站”(图/网络)
中国知识分子最重名份。数百教授成千博士的机构,按道理说,研究出一个中听的名号,不是什么难事。但中国大学的名号学问很大,往往很不如意。
东华大学的前生今世
新千年出生的第一批孩子,今年进入大学学习。但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出生的前一年,著名的“中国纺织大学”更名为“东华大学”,从此陷入校名困扰 。
我不是“中国纺织大学”的学生,但是与这所学校颇有缘分。
1992年我考进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我们当地的中学生,那时候对北京和东北的高校比较青睐,不大时兴考上海的大学,由于信息不畅,并不知道同一中学还有一名同学考进两站路之外的中国纺织大学,我以为我会代表本中学在上海做四年“寡人”。
有一天中午在寝室睡午觉。这时候有人轻轻敲门,我的铺位很靠里面,应该是睡在靠外面的同学起来开门,但鬼使神差,反而是睡得迷迷糊糊的我起来开了门。原来是个提着包来推销打口磁带的。
正要打发他走,我定睛一看,这不是中学隔壁理科班的陈昌明吗?
这场偶遇堪称奇遇。华东师大男生宿舍好几个,他偏偏钻进我们宿舍;一个男生宿舍几百间房,他偏偏敲的是我们的寝室;本来不该是我去开门,而我偏偏去开了门。
我们都愣了两秒钟:“怎么是你?”接下来就是热烈的谈话:我不知道他在纺大,他也不知道我在华东师大,但就是这么联系上了。
后来我经常到纺大去找昌明玩,他也经常到华东师大来找我。我对他们寝室的同学很熟悉,我们寝室的同学对他也很熟悉。
▲ 东华大学(图/图虫创意)
中国纺织大学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1960年就是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首批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校。上世纪90年代,纺大顺理成章,成为“211工程”的大学。
但是上世纪90年代,对中国纺大有个不利的环境,就是纺织行业大规模破产倒闭,光是上海,就有50万纺织工人下岗,上海从国棉一厂到国棉三十七厂,先后倒闭或改制,纺织业的前景似乎一片黯淡。这反过来影响到纺大师生的心情——谁愿意与一个夕阳工业为伍呢?于是,1999年9月,中国纺织大学迫不及待地更名为“东华大学”。我那时候已在四川乡下教书,看到这个消息,深为惋惜。
实际上,那几年“师范”也不行,竞争力很弱,一度有人提出把鄙校名号里的“师范”拿掉,据说忽然有国家照顾,才侥幸保留下来。
然而渡过这几年难关转轨到市场化,社会很快就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和需求能力,纺织也好,师范也好,都找到了自己的活路,而更名为“东华大学”的尴尬,很快就显现了。
自从有了“东华大学”,中国先后冒出“北华大学”(1999年)“南华大学”(2000年)“西华大学”(2003年),就差一个“中华大学”(前文提到的“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就是“中华大学”),就东西南北中,都有大学了。
▲ 东华大学校徽(图/网络)
到了这一步,东华大学恐怕肠子都悔青了——北华大学,前身是地处吉林省吉林市的吉林师范学院和吉林医学院等学校合并而成;南华大学,前身是地处衡阳的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西华大学,前身是地处四川成都的四川工学院和成都师范高等学校。
这就像一个班上分别有人叫李建国、王建国、张建国、陈建国,他们一定感到尴尬,偶尔会为名号困扰一样,尤其是其他三所“华大学”,基本是一般本科带专科的合并模式。对一些中学考生和用人单位来说,四所“华大学”,他真的分得清彼此的区别吗?如果分不清,“东华大学”岂不是吃了大亏?
在中国大陆越来越重名份的背景下,你要使用“中国”的名头,可不是想不要就不要,想要就要的。我曾经问过东华大学的相关人士两个校名哪个好,当然是“中国纺织大学”,为何不改回原名,哪有那么容易啊?尤其是重新戴上“中国”的帽子。能改回原名的,恐怕只有四川大学了。
至于我这个局外人,偶尔走在东华大学的校园,不知道是在东华大学,还是中国纺织大学。
“四川大学”的名号
中国大学如果是强弱合并,通常保留强者的名号,使本部人马名份上不吃亏,弱者自然也十分欣喜,可以得到一些实惠。
但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的合并,在名份上颇费了一番周折,直教局外人眼花缭乱。
1993年,原来的国家教委和四川省政府决定,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
今天很少有人再提及成都科技大学了,它是1978年确定的重点大学,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排名第九。1993年,作为全国高校合并的试点,第一个就拿它开刀,与四川大学强强联合——合并。
强强联合后怎么命名呢?想来总要照顾成都科大的面子,于是弄了一个四川联合大学的名号。在中国大陆,叫做“联合大学”的并不多见,似乎只有北京有联合大学,而且北京联合大学前身是依托30多家高校的分校建立起来的,可谓真的是联合大学。
▲ 四川大学(图/图虫创意)
但是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那是合并,不是联合,联合的意思,是存在独立性,只有独立性,才说得上是联合。
名不正,言不顺。时隔几年,想来该毕业的毕业离开了,人事调动,人员进出,不会再有人在乎“成都科技大学”的名号,于是1998年,四川联合大学再次更名为四川大学。
两强联合,再要吃掉另外一强——华西医科大学就不在话下了。华西医科大学也是1978年的重点大学,1996年的211工程大学。2000年,被合并进四川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短短数年,三所重点大学合并成一所,除了1952年的高校调整,这在现代高教史上也是罕见的,而且名号最终没有变化,操作手法无疑十分高明了得。
不过游移开来讲,假如这三所大学没有合并,都各自有长足发展,今天成都高等教育的地位,恐怕要更为靠前。
大学,还是学院?
高校应该叫大学,还是叫学院,据说在国际上有一套通行的办法,简而言之,综合类的叫大学,专门性的叫学院,因此,两者并没有,也不应该有高下之分,譬如世界排名经常在前20位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等,这些赫赫有名的高等学校,纵是中国的清北复交,也难以望其项背。
但是关起门来谈,中国的大学,明显又比中国的学院等级要高,中国大陆排名前200位的高等学校,没有叫做“学院”的,排名前300位而称为“学院”的,大概只有一两所,排名前400位的,大概有10来所,越往后,叫做“大学”的越少,叫做“学院的”越多,最后基本上全部是学院。
▲ 2017中国大学排名前300唯一一所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不过,请注意:东莞理工学院的英文名中用的是“UNIVERSITY”
或许在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多不知名的学院。问题在于,我们没有一所知名的学院,在可见的未来,也不可能有知名学院,因为除了办学能力不足,就是只要稍有办学成就,学院就迫不及待地搞成“大学”。这些年来,很多“大学”就是这么来的。
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反正,一些学院为了搞成大学,不惜代价买进很多新专业的人马,但实际上,这样急功近利,很多也就是热乎一阵子,时间久了,新专业如果没有给学校带来额外的好处,其中人员也就是配享吃点冷猪肉而已。
学院为什么迫不及待要搞成大学?除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恐怕还是“大”而“全”的思路。
今日中国人办事,恐怕还是有很强的军事思维,办教育也是如此,大总是比小好,全总是比缺好,一所100名教授的学校,在另一所300名教授的学校面前,总是底气不足的;一所专注于某个教育领域的学校,话语权总是多有缺位的。犹如军队作战,人数、将领太少不行,只有一个军种更不行。
循名责实,与国际戡合的话,你会发现,学院改成大学,基本没啥用。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觉得文章不错,就打赏一个吧!
任大刚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